top of page

聖彼得廣場

St. Peter Piazza

​劉依盈

廣場,是每位參觀者與信徒步入教堂與離開之際的必經之境。人們或許快步走過,急於投入聖殿的懷抱;也可能因為長途跋涉而疲倦,不時駐足休憩;或是將她作為大教堂的延伸,於緩步慢走間將思緒投放在神聖的氛圍之中。完成於17世紀的聖彼得廣場(St. Peter Piazza)便是這麼樣一個能適切地兼具多重功能的存在。西元1656至1667年間,建築師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受教宗亞歷山大七世(Pope Alexander VII)委託開始設計建造廣場。經過多方思量後,他決定以開放空間中心點的方尖碑(Obelisk)及與其平行的兩旁噴泉,形成勻稱而平衡的構建。廣場外圍以梯形式的兩行柱廊(Colonnade)為初始,延伸至大教堂的方向則逐漸轉向橢圓形的環抱姿態(圖一),不但兼具了休憩及儀式上的實用功能,更標示著天主教的寬容─永遠張開雙臂歡迎、擁抱世人。

 

 

廣場歷史與節慶淺說

在貝尼尼受教宗烏爾班八世(Pope Urban VIII)指派繼任為大教堂的首席設計師前,大教堂的外部雛形已大抵完成。然而廣場中僅矗立著奧古斯都大帝(The Emperor Augustus)軍隊由埃及帶回的方尖碑,及一座由前任設計師馬代爾諾(Carlo Maderno)建造的噴泉,對比於雄偉的教堂外觀,稍嫌單調。

不同於今日的多元面貌,聖彼得廣場於十七世紀時的主要功能便是作為每年基督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的舉行場所,以此紀念聖餐禮上(Eucharist)耶穌的血與聖體的真實臨在(the Real Presence of Jesus Christ’s body and blood)。每年天主聖三節[1]後的星期四,教宗都會帶領的慶祝人群一路由梵蒂岡宮殿(Vatican Palace)遊行至大教堂。而在遊行隊伍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由教宗捧取,受輔祭人員手持華蓋保護的聖體(Host of the Sacrament)。

 

在1655年教宗亞歷山大七世上任後,便宣布將傳統教宗行走或是坐在轎子上的習慣,改為跪在簡樸的抬架上、手捧聖體。這項決定受到當時人們的肯定,讚頌他是位不慕虛榮且自制樸實的宗教領導人物。同年,他便委託貝尼尼進行廣場的改造。受到教宗行事風格的影響,建築師最終的設計也符合相對簡約且兼具功能性的產出。

 

精巧華美且兼具實用功能的廣場設計

廣場原有的方尖碑與一座噴泉,加上一旁參差不齊的建築物,著實減低了貝尼尼設計的自由度,更考驗著他空間的規劃能力。面對這樣相對受限的原始構造,一般建築師多半選擇遷就現有物件,打造一四邊或者梯形的廣場。然而,貝尼尼拒絕依循前人的步伐,試圖運用才華為自己開創新局。

為了達到視覺上的平衡,他首先決定以方尖碑為中心,將廣場分為靠近皇宮的北半部,以及相對的南半部,並在方尖碑的另一邊追加一個對應的噴泉,使方尖碑與兩座噴泉連成一條和教堂大門平行的橫線。完成後,他運用運畢氏定理使兩座噴泉轉換為焦點,進而將整體廣場外緣設計成一個橢圓形與梯形相接的組合。雖然貝尼尼原本試圖讓柱廊三面環廣場的計畫因亞歷山大辭世戛然而止,他仍透過巧妙的安排,使周圍的柱廊與兩旁看似雜亂無章的建築物和諧共存,並營造出環繞廣場的效果(圖一)。

而柱廊的設計可謂聖彼得廣場的一大亮點,無論是柱式、柱廊整體樣貌規劃及其引申的功能與意義都相當值得探討。其中。最令眾人眼目一新的便是列柱樣式的設計。捨棄了當時繁複而華麗的典型巴洛克風格,貝尼尼在兩側的柱廊統一採用簡約的多利克柱(Doric Columns,見圖二),並在經過精密的角度計算後,以每排四柱的方式羅列,使其在壯觀莊嚴之餘,不失視覺上的整齊與協調。據他的學生威特科爾(Rudolph Wittkower)推測,貝尼尼可能企圖藉由風格上的選擇與排列方式的安排呈現古羅馬建築的氛圍;另有一說,則是建築師建築師刻意利用廊柱的簡樸風格與繁複的教堂外觀形塑強烈的視覺對比,也藉此凸顯廣場的功能性。

除了視覺上的考量,柱廊也有其儀式及實用等各層面的功能。在柱廊完成之前,每年聖體聖血節時教廷都會依據遊行隊伍的路線,搭建臨時的廊型棚帳(見圖三),以引導群眾行進的方向,更在象徵意義上保護著聖體。考量此一儀式上的需求,貝尼尼也在規劃時特意留心,使兩彎柱廊的走向同時符合節慶遊行的路線。雖然亞歷山大七世只願承認柱廊的節慶意義,將她作為廊道(passageways)使用,建築師仍然在設計上加入了實用面的功能,使所有來訪的參觀者都能在柱廊的遮蔭下休憩,免於羅馬酷暑的荼毒。

       

不只是廣場:建築師的隱喻

漫步於柱廊間時,如果抬頭一看,參觀者便會發現每根圓柱上都有一位聖徒的雕像。這樣的設計其來有自,更是貝尼尼巧妙的雙關安排。從一張1648年的朱庇特(Jupiter,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神廟重建設計稿來看,古羅馬時期的建築中早已有將軍事英雄們的塑像置於單一裝飾柱上的傳統,而羅馬皇帝在凱旋歸國後,亦會帶領著士兵們遊行至神廟舉行征戰勝利的慶祝儀式。於是貝尼尼沿用了此一層寓意,把羅馬英雄置換為天主教的殉難聖徒,使人們不禁將基督聖體聖血節的列隊與羅馬凱旋遊行產生對應的聯想,成功暗喻了聖彼得大教堂作為古羅馬歷史承接者的勝利之姿。

 

除此之外,廣場的設計更隱含了當時教廷的宣教企圖。如果參觀者從遠方走入,便會有受到廣場的環抱之感,而箇中原因,便是因為貝尼尼設計柱廊時,刻意將橢圓形兩側的尾端加上倒立的梯形(見圖一),使廣場成為一個環繞式的空間。在象徵意義上,代表著天主教作為一個兼容的信仰,大方而包容的擁抱著所有來往的人群,無論是否為教徒。貝尼尼自己也曾在一張素描中,將聖彼得大教堂繪成戴著三重冠(tiara)的教宗,延伸而出的柱廊便是教宗向世人張迎的手臂。

 

貝尼尼的作品之所以為世人所稱道,有一部份,便是他看似簡單卻飽含寓意的巧妙設計。聖彼得廣場就最直觀的層面而言,同時兼具了美觀、莊嚴與實用上的功能。參觀者進入時的不難感受到設計師對於空間的整體規劃,也能同時享受著休憩的功能。而在每年聖體聖血節時,更能藉由隊伍的行進體會到柱廊的儀式用途。當然,貝尼尼更在參觀者不知不覺中加入了天主教的宣傳意識。除了藉由仿古羅馬神廟的設計紀念多位殉難的聖徒,更運用了橢圓的柱廊形式隱含了宗教擁抱世人的寓意,令人不禁為他的巧思與才華讚嘆不已。

 

 

[1] 天主聖三節是一傳統基督教節日,主要紀念聖三位一體的上帝。其日期以復活節而定,在聖靈降臨節(復活節後五日)之後的第一個周末。早期的基督教會並沒有此節期,此紀念開始於1334年,主要為羅馬公教、信義宗、衛理宗和聖公宗等所尊崇。

 

 

參考資料:

Irving Lavin. “Bernini at Saint Peter’s: singularis in singulis, in omnibus unicus.” In St.Peter's in The Vatican, edited by William Tronzo, 144-155.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t. Peter's Square,” ST PETERS BASILICA INFO, accessed July 02, 2016, http://www.vaticanstate.va/content/vaticanstate/en/monumenti/basilica-di-s-pietro/la-piazza.html

圖一:由聖彼得大教堂拱頂俯視廣場樣貌

圖二:柱廊的多利克柱及其上方的聖人塑像。

圖三:聖體聖血節時遊行的人群及臨時搭建的廊型棚帳。

Video

Information

聖彼得大教堂
St.Peter's Basilica
地址:Piazza San Pietro, 00120 Città del Vaticano, Vatican

網站:http://goo.gl/f2pc8r

電話:+39 06 6988 3731

​開放時間:07:00 - 18:30

©2016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urse : European Landscape Painting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er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