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瑞莎的狂喜
Ecstasy of Saint Teresa
范鈞評
《聖德瑞莎的狂喜》的創作背景
1644年,當貝尼尼的重要贊助人教宗烏爾班八世(Pope Urban VIII)逝世後,貝尼尼頓失靠山。雪上加霜的是,新任的教宗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因為聖彼得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Peter's)南邊鐘塔出現裂縫,而決定加以拆除,並判定由鐘塔設計師貝尼尼負責全部的拆除費用。這個事件,可以說是讓貝尼尼走到了人生低潮,更讓他的聲譽跌落谷底,連帶影響政教名流的委託意願。此時的貝尼尼,急需一件作品來挽回昔日榮光,而天才往往只要有機會就能夠創造神蹟。
天才永遠是受上天眷顧的。當他需要機會時,一位重要的贊助人便出現了。1645年,他受到樞機主教科爾納羅(Federico Cornaro)的委託,創作了《聖德瑞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聖德瑞莎的事跡在當時可說是廣為人知,貝尼尼也不例外。聖德瑞莎聲稱自己曾與天使對話,天使手中握著閃著火光的金矛,金矛反覆刺入其體內,並讓她感覺到上帝炙烈的摯愛。而貝尼尼則捕捉了這戲劇性的一幕:她的神情看起來十分陶醉。頭後仰,小嘴微微張開,雙眼若合若閉,天使的手臂則伸過去要暴露她的胸口。這般精湛的刻劃震懾了許多觀者,且雋永的令人難以忘懷。
《聖德瑞莎的狂喜》的風格特色
貝尼尼的特色在哪裡呢?若要探究這一點,或許可以對照過往大師的作品,試圖找尋蛛絲馬跡。相較於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倫佐麥第奇墓龕》(Tomb of Lorenzo de Medici,圖一),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有清晰明確的正面性(frontality),幾乎可以從一個視角看到整體;而在這件作品中,天使與聖徒均不是緊靠著牆面的,彷彿是他刻意揚棄傳統明確的正面性,觀眾幾乎得繞著雕塑走、邊走邊看,每個視域都有一定的完整性,並透過角度轉換才能看到所有值得被特別注意的細節。不僅是《聖德瑞莎的狂喜》這件作品,這樣的特色在貝尼尼的其他作品中也都可見一斑,值得觀眾自行細細地品嚐體會。
此外,若仔細觀看,也隱約可以發現:貝尼尼的雕塑之所以更具動態張力,與他使用本身不安定的輪廓線有莫大的關係。聖女泰瑞莎的的狂喜不僅蕩漾在神情上,連衣服的線條都躍然而起對抗地心引力,讓觀者覺得此刻判若真實,有如神蹟再現。
圖一:《羅倫佐麥第奇墓龕》
Information
柯納洛禮拜堂
Cornaro Chapel
地址: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 Rome.
網站:http://goo.gl/4qH3qK
電話:+39 06 4274 0571
開放時間: 08:30–12:00, 15:30–18:00